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下)-凯发游戏
接上回,我们继续说剩下几个信息质量要求。
3.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它要求我们提供的会计信息清晰明了易懂。
就比如报表附注中披露增加81%的原因是“公司资金同比增加81%,主要原因及保证金增加所致”。
这个解释相当于是问别人为什么变有钱了,别人回答因为增加了。
怎么着,欺负者不知道货币资金的主要构成是银行存款和银行保证金啊?这样的信息就是鸡生蛋和蛋生鸡的文字游戏,跟没说没啥两样。
4. 可比性
可比性有两层含义:
(1)纵向可比:
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只有不同时期的信息可比了,报告使用者才能评价过去,分析未来。
准则要求企业执行的要保持一贯性,不得随意变更就是为了纵向可比。
(2)横向可比:
即不同企业相互之间可比,为了方便投资者分析比较,准则要求不同的企业针对相同或类似的交易或事项采用相对统一的会计政策,让企业之间相互可比。
只有用同一个标准衡量出来的业绩,才能达到纵向和横向可比。
5.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实质进行、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这项原则是基础概念里比较难掌握的一个,因为这原则的运用基于财务工作者们日常工作中的职业判断能力,也基于工作经验的积累程度。就拿最常见的来说,很多财务人员习惯按确认。实质上收入的确认不在于发票是否收到,而是商品上的主要和报酬是否转移给了购货方,如果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即使钱收到了也不能确认收入,如果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即使没开发票也应确认收入。
请各位老铁切记,会计是记录经济交易的一门语言。会计造诣的高低往往不在于对这门语言规则本身的理解,而在于对被记录的经济交易实质的洞悉!
6.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经营成果和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什么样的信息是重要的?准则给的答案是“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使用者据此做出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
信息是否重要的判断取决于两点:
(1)金额
一般来说金额大的就重要,相对较小的就不那么重要可以处理。比如方法有一次摊销法、分次摊销法和五五摊销法三种,一般来说都会直接选择一次摊销法,因为低值易耗品金额小,为了方便,购进时视同一次领取直接摊销了。
(2)性质
比如很多企业都会出现的公关费、业务招待费。单笔业务招待费支出金额虽然较小,但发生频率高,报销标准复杂,而且业务招待费支出涉及敏感事宜,也是报销人员与其他人员矛盾冲突的多发点,太松容易产生财务混乱,太严容易产生矫枉过正。
7.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或者、低估或者。
因为有了,准则才要求对几乎所有资产都要计提准备,而且、等非项目的减值准备一经计提还不能转回(防止利用计提减值准备调节)。
然而,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所不允许的。
有老铁会问了,为什么公司会有动机去低估收益和高估费用啊?
有一句话说的好,蹲下,是为了更好地起跳。
8.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其实很多公司的财务人员很难做到这一点,一笔交易的确认有固定的流程,要经过一系列的复核和审批,要收集各种原始单据,还要经过会计处理,最后形成有效信息传递上去必然会影响到时效性。比如对内的报告,在结账之后出具,那往往已经到次月的中旬了,想想高管次月中旬才能看到上个月的分析报告是什么心情。。又比如对外的财务报告,要求最迟在每年的4月30号之前上报,从元月1号到4月30号整整间隔了4个月,有些企业可能已经发生了大变化,这样的年报信息很难说及时性有多强。
对于财务人员来说要想及时传递信息,最好的办法就是上业财一体化的系统,让业务信息流与流无缝对接。当然,很多情况下不管财务人员把业财一体化的系统说得多么天花乱坠,还是会被老板一句“太贵了,先等等吧”而无限期推迟。
这就是会计质量要求的全部内容啦,有疑问的老铁可以留言咨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