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综合收益为什么存在-凯发游戏

徐甘木 / 2022-08-10
文字
  • 标签: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企业的变动可以分为三类:

    1.权益性交易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变动,即所有者投入资本引起的“”和“-股本溢价”的变动;

    2.净导致的“留存”的变动;

    3.其他综合收益的变动。

    所谓其他综合收益,就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和。

     

    有老铁问了,利得和损失不是直接按照净额法计入当期损益吗?为什么要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呢?

    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利得和损失入两个地方:

    1.计入当期损益。即“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说得通俗点就是营业外收支,这种利得和损失会影响损益。

    2.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将当下不适合和永远不适合放入的放入其他综合收益是为了不污染净利润。

    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利得和损失有且只有以下十项,这十项还分为两类。除此之外的利得和损失,都需要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第一类:以后期间能重分类计入损益的项目

    (1)下可转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2)其他变动;

    (3)重分类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4)其他债权投用减值准备

    (5)储备

    (6)折算差额

    第二类:以后期间不能重分类计入损益的项目

    (1)重新设定受益计划变动额

    (2)权益法下不能转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3)其他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4)企业自身公允价值变动

     

    为什么要这么折腾,搞出个其他综合收益呢?让所有的利得和损失不分道扬镳不好吗?

     

    说来话长。2014年国内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实际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有价为主的金产,如、之类都很成熟的交易市场,价格公开透明,是最理想的公允价值核算对象;

    二是房产,这几十年房价是几十倍的上涨,但账面上一直是以核算。就比如龙蓝工厂十年前买的办公楼市值早就过千万了,但账面上还是几十万。

    公允价值的概念是提出来了,但实务中却碰到了很多问题。

    各位老铁都知道,股票的价格波动是比较大的,而有些公司投资股票目的是长线持有,如果将短期价格的波动全部都计入当期损益,公司的利润就会失真,无法良好地反映公司当期真正的经营状况。

     

    于是准则就引入了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其他综合收益是指公司根据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后)。比如持有股票,如果公司打算经常性买卖,那持股价值的波动就计入,进而影响当期损益。如果打算长期持有,那价值波动就不会影响当期损益,而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出现改变了以前单纯用计量资产价值的历史,同时又不会对当期损益产生影响,可以说一个妥协的产物。

    就拿龙蓝工厂来说吧,去年看着股市火热,龙猫赶紧出手入市了,购买了医药消费股,年底时赚的盆满钵满,然而过了个年,股市就翻脸不认人,去年一年在股市赚的钱,今年一两个月就全部亏光了。龙蓝工厂本来利润就微薄,投资的股票再这么一折腾,仅剩的利润眼看也要被嚯嚯没了,这可怎么跟投资人交代?

    机智的龙猫想了个主意,宣称去年的股票投资是长期行为,是为了完善自己的产业链,联合医药消费企业巩固自己在上下游的产业地位,扩大自己的商业帝国版图,短期的亏损不影响此次投资带给公司的重大意义。

     

    龙蓝工厂的会计听的云里雾里,他实在是不明白自家的工厂明明是生产电子产品的,为什么可以联合医药消费企业巩固产业链的地位?

    但迫于无奈,还是将这项投资带来的浮亏全部计入了其他综合收益,龙蓝工厂的一季度业绩也成功扭亏为盈了!

    相信各位老铁从这个例子中也能看出,其他综合收益是可以用来做的。

    毕竟对一个持有股票资产的公司来说,股价不可控,但持有时间却是可控的,所以影不影响当期损益企业是有的,没有哪个公司希望自己的报表不受的大起大落,所以其他综合收益这个的使用率也就越来越高了。

    作者
    • 徐甘木 上财毕业,acca cpa持证者,现为互联网企业财务bp 微信公众号:徐甘木
    热门作者
    • 尹成彦 原注册会计视野网创始成员、站长; 中国会计视野创...
    • 二哥 税务学科班;财税工作从业者;会计师,曾在大型制造...
    • 梁红星 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注册税务师。北京税海之星...
    • 郝守勇 微信公众号:郝老师说会计。高级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