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制度是对税法的补充-凯发游戏

一叶税舟 / 2016-03-10
文字
  • 标签: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有段时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政策文件,后面都跟着案例,这种做法很好

    我国税法实行的不是案例法(在美国司法上称为判例法,原有判例对后来判例具有示范性和参照性),而是以成文法律和法律原则为判案依据,案例不具有示范性。

    以法律条文为执法的依据,在法律的一致性上当然存在好处,可以以同一个标准执行。但是,在实际中,任何法律仅仅依靠没有案例的事件描述来确认,存在两个严重的缺陷。

    一是对法律意图的描述上可能因为书写者的用语而引发争议,比如对法律条文的解读,往往有许多版本,不同的人理解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果自然不一样。对有些问题,不仅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有不同看法,就是在同一法院系统的判决中也有截然相反的结果。

    二是法律制定和修改的程序很复杂,使得许多税法与现实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严重滞后,影响税法的正当性、合理性和公平性。

    我们不能把税法以及税收政策文件神奇化,认为法只要成文就可以解决其所在领域的全部问题。社会生活中的经济运行是复杂的,更是不同运行轨迹的复合,不是一纸文件能够说清楚的,更不可能凭一纸文件做到执行步调一致。因此,需要有案例法的配合才能将法律解释清楚,更可以让法律解读和解释直接跟上时间的步伐。

    案例解决的是实践中发生的各事件、各事由下的法律适用问题。案例,不是简单地把一个实际案例原原本本地照搬,而是拆分成事由、事实,然后确认法律的适用问题。如果没有提炼,没有通过对事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的演绎,仅仅简单地形成囫囵吞枣式的案例,就失去了普遍的指导意义。

    有段时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政策文件,后面都跟着案例,这种做法很好,可以有效帮助税务人员和纳税人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这次研发费新政的解读中也有虚拟案例的引入,虽然不是真实案例,但也是一种政策的对照解读,在防止误读上有积极的意义。如此发文,后续的实务处理就是对照同案例或者同情形案例进行判断,非常有利于统一执行标准。

    一叶税舟

    作者
    • 一叶税舟 叶全华:长期专注于增值税、所得税税收实务并深刻思考的人
      微信公众号:一叶税舟
      微博:一叶税舟
    热门作者
    • 吾税老师 兼职培训师、总局大比武纳服类第一名
    • 丁坤 注册税务师,省企业所得税人才库、反避税人才库成员...
    • 范晓东 中欧商学院、高顿商学院讲师;财务第一教室高级讲师...
    • 尹成彦 原注册会计视野网创始成员、站长; 中国会计视野创...
    热门文章查看更多>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凯发游戏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