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财务粉饰-凯发游戏
(一)什么叫630、1231项目?这是讳莫如深的事情,说白了就是设法帮上市公司把报表做得好看些。上市公司需要什么,项目就运作什么。也没什么复杂的,所需无非是、与净三样。只要目标明确了,都能合法结题。不知道这俩项目是否催生出产业,如果是,十足是之悲。
(二)怎么杜绝企业虚增收入,这需要在制定时能让其他指标牵制收入指标。单一的收入指标做起假来很容易,增加销售指标后,虚增收入就难多了,至少倒货贸易就没法做了;如果再加入净指标,提早确认收入就玩不转了;如果再对增长率加以考核,基本就可堵住虚增收入的口子了。
(三)上市公司粉饰报表的方式有很多,但都不傻,违法操纵盈余的手段并不多见。盘点下我见过的手法吧!一、提早确认收入;二、延后确认;三、研发费用资本化。四、做大等长期;五、转圈做贸易撑收入;六、自产自销、中间过桥规避关联抵消。七、洗大澡一次亏够再反转利润;八、重大资产处置。
(四)地方政府可能更乐意上市公司粉饰。这么说是基于利益分析。上市公司粉饰多是夸大业绩,税局因之可多征税,财政相应能增收,无疑这有助于地方政府做政绩。要是做假账圈到钱了,上市公司接着会加大对当地的。做做实证分析吧,出事的上市公司不少,好像没一家是被驻地的政府机构搞下马的。
(五)最疯狂的假账背后都有大利益。常见的大利益包括:引入风投、、增发、老大升迁。这些情形不难理解,还有一种情况也值得注意。有些绩效考核非常残酷,排名靠后总经理就要下课。总经理们如不甘心就此出局,必定挖空心思搞短期操作,但求保住位置于一时。若总部耳目不灵,可能酿成灾难性后果。
(六)指什么?潜伏着的亏损。它如同卧底,却并非潜伏在中,而是藏身于内。具体表现为高估资产、低估。卧底在组织内多少会留下蛛丝马迹,不难发现。的潜亏属未账,只蛰伏,不起用,游离于组织之外,不到最后一刻,绝不现身。但凡内部人不道破,高明的审计也未必能将其揪出。
(七)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简言之为四看:一是做给税务看,把该交的税在企业愿交的范围内;二是做给董事看,让董事觉得公司业绩稳定,经营班子可靠;三是做给股东或潜在股东看,让股东对公司充满信心,将来愿意继续给企业投资。四是做给看,让银行对企业产生雾里看花的幻觉,愿意给企业。
(八)上市公司虚假的财报是如何诞生的呢?首先,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因利益生出做假的冲动;其次,因害怕丢掉职位,加之心存侥幸,半推半就地答应想办法;再次,财务经理以下怕丢了饭碗,违心地配合做了假账;最后,事务所审计因工作不到位,或睁只眼、闭只眼,或沆瀣一气,出了清洁的。
(九)财务合规性改造成了专业术语,这是可笑的,也是心酸的。可笑在于,财务本就应规范,要改造,等于承认以前是糊弄。心酸在于,财务合规性改造说穿了是花钱买规范。钱花在哪呢?①补税;②补员工社保和公积金。这么补下来,足可让自以为盈利不错的企业亏损。尴尬就在这,不规范做不大,急于规范就做死了。
(十)会计做假的三个:①上80年代-90年代初,国企盛行承包制,不提折旧、不提减值、不结转是做假帐的主流模式;②上世纪90年代-本世纪初,上市公司很风光,为取悦股民,通过做大利润是做假账的主流模式;③近十年,风投一路凯歌,ipo成为主要退出模式,包装上市是做假帐的主流模式。
(十一)假账的存在源自四个方面:①老板的小家子气,这是小微企业做假账的主因,目的以为主;②创始人的贪婪,一切只为在资本市场捞笔大的;③职业经理人的傲慢,他们要应付考核,要获的奖金,难免会有意无意把报表做得好看点;④的,总觉得自己理解准则对,总以为自己能钻制度的空子。
(十二)警惕为正,经营活动净流量为负,为正的上市公司。利润往往是假象,现金流会说真话。这三个搁一块,最靠谱的解释是,利润做出来了,但货款没有收回来,公司资金链紧张,于是靠借款度日。如果一个上市公司连续几年如此,基本是步入没落的征兆。一旦银行惜贷,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