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中的“等”字怎么理解-凯发游戏
一、翻开字典,等字的解释真让人开眼。同一个字,用于列举时,竟然可以有完全相反的语义!
1、列举后煞尾〖etc.〗
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史记·项羽本纪》
2、表示列举未尽(可叠用)〖and so on〗
关羽、张飞等不悦。——《三国志·诸葛亮传》
在具体案例中,与税务机关在税法的“等”字理解上,出现理解差异,挺常见。
有必要探讨一下。
二、税法上写得比较干净,很少能找到“等”字。即使有等字,理解歧义的情况也不多。
条例、条例这类列举比较多的,也很少用到等字。
税法中,用到“等”字,语言也比较清晰:如法:“第三十六条 根据国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或者由于突发事件等原因对企业产生的,囯务院可以制定企业所得税专项优惠政策,报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三、但实施条例、细则、规章、规范性文件中,有时写得比较随意,有必须写等字的,有非必须的,“等”字可能出现比较多,歧义也比较多。
四、“等”字歧义的处理。
(一)法律解释是明确语义的最权威方法。
(二)参考最高法院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问题的座谈会纪要》 (法[2004]96号):
“法律规范在列举其适用的典型事项后,又以‘等’、‘其他’等词语进行表述的,属于不完全列举的例示性规定。
以‘等’、‘其他’等概括性用语表示的事项,均为明文列举的事项以外的事项,且其所概括的情形应为与列举事项类似的事项。”
(三)根据古汉语的语义、根据、综合法律体系、立法意图等等进行理解。
1、这里特别聊聊古汉语的语义。这也是中国文明的特点吧,总会找到渊源。
“等”字的本意,字典说是“古代指顿齐竹简”。
这个“顿”,就是停顿,顿一下脚里面的意思。
竹简不齐时,顿一下,就齐了。这就是“等”。
学习小学数学,“等于”的“等”,就是“等”的古意。
引申开,应该就是等级分明了。
2、字典里的解释,其实有些并不好。
下面两个“等”,其实意思应该一致。
(1)臣等不肖,请辞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字典认为这里的“等”是助词)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2)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史记·项羽本纪》(字典认为这里的“等”是列举煞尾)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其实,这里的两个“等”,(臣等、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都有顿齐以后,居于同一等级的意思。
五、现代汉语毕竟与古汉语在语义上还是有分别的。出现争议,建议还是按照以上顺序探讨解决,必要时可以请有权机关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