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财务工作要着眼于事前,那事前都要关注什么呢-凯发游戏
是一个事后记录、反映的工作,也是工作中含金量较低的工作。现在提得比较多的话题是,财务要向转型。这个转型,有个重点抑或是难点很值得一说,财务工作的重心要逐步由事后走向事前。
举个例子,a公司打算在承接一个基建,公司以往没有在非洲做项目的经历,没有太多经验数据可做参考。做这个项目到底能不能挣钱呢,能挣多少钱呢,这是值得公司经营层思考的问题。假如这个项目已经完工了,项目盈利几何,我相信任何一个都能把它算清楚。现在的情况是,项目还没做,公司领导一时还拿不定主意,到底该不该承接这个项目。此时总经理让对这个项目的盈利情况做一个预测,又有多少会计人能基本测算准确呢?
这个例子可以很形象地诠释工作与会计工作的差别。事情做完了,会计算出一个数来,这自然是财务会计的工作。事情还没有做,会计对这一个事项的前景做测算,这属于管理会计的工作。做财务会计工作,你很容易得出一个相对精准的结果,但这个结果来得太晚了,对公司事前并无助益。做管理会计工作就不一样了,它有可能提供客观的信息,帮助公司决策层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
当然,我举这个例子不是要否定基于事后的财务工作的价值。上,事后所做的分析与评价是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它能帮助企业改进未来的经营,这肯定是有价值的。只是关注事后有一个遗憾,结果已然发生了,好与坏都摆在那里了,对这个结果我们已经没法改变了。
有个观点我很认可,预防问题发生所付出的要远远低于问题发生后解决问题所付出的成本。这个观点很好地反映了立足事前进行管理的。
企业一切活动的成败利钝最终都会流向财务,都会在财务数据上体现出来。改进财务数据,在会计核算的后端努力效果有限(如果作用大,就成做假账了),在业务运行的前端发力效果更易彰显。
譬如,当看到会计账面金额虚高时,你觉得原因是什么呢?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会计做账出问题了。原材料入账时,会计一般是根据额、、入库单记录数据,只要会计眼睛没有花,没有把数据看错,记录就不会出错。既然笃定原材料的金额显著高于市场价格,问题只怕出在采购环节,采购吃回扣的较高。
现在一些大企业推崇的的就很好,财务管理要切入到业务前端,做到全流程可控。具体做法是,在业务前段可能出现问题的节点,财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有履行职能的权利。
财务在业务前段应关注什么呢?我做了个总结,建议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事情的合法合规性。一方面,企业经营坚决不能踩法律法规的红线,另一方面,企业经营也不能畏手畏脚,财务不能对存在瑕疵的业务简单说“no”,财务要判断事件有无合规性改造的可能。但凡有,只要付出改造成本后还有,事情就应该往正道上牵引继续进行。
第二,项目的盈利性。节省成本、提高利润,这是财务工作的永恒的主题。判断项目的盈利性,最难的是预估成本,预估成本又难在对偶发成本与例外成本的拿捏上。但不管怎样,有根弦是要绷住的,做决策时不能忽略了盈利性。
第三,资金安全性。后天很好,明天很好,因为资金链断了,企业倒在了明早的。再美好的未来也与企业无关了。企业的资金永远都是有限的,有限的资金只能做有限的事情,做项目决策时必须考虑资金的,必须考虑资金。
第四,决策流程的严谨性。这涉及到授权、流程、签批,这些看起来是形式问题,但不要忘了,形式是程序合规的保证。程序合规是保护企业、保护决策人、保护财务人自身的最好凭借。
第五,项目细节的可操作性。这包括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发票如何开具、款项如何支付,以及验收条款等。任何决策落地最终都要取决于细节上的可操作性,关注细节的本质也是关注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