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财务分析的两个核心理念-凯发游戏
我们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对此我常有一个比喻,人员给企业做财务分析,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医生怎么给病人看病呢?是不是首先做检查,做完检查之后再下诊断。到底是什么病情,要先确诊,接下来就要开处方。做检查、下诊断、开处方,这是医生看病的全过程。财务人员给企业做财务分析的过程,完全可以与之类比。
试想一下,财务人员做财务分析,一开始是不是先“做检查”呢?都检查什么呢?自然是检查关键的财务数据。为了方便评价,先要给待检查的财务数据找一个参照系,两厢对照,看看这些数据是好还是不好。好的,可以叫亮点;不好的,叫暗点。找好的和不好的财务数据的过程,实际上是识别企业价值和发现企业的过程。
财务人员针对自己就业的企业做财务分析,当然用不着过多地去识别企业价值。企业有什么价值,有没有价值,相信财务人员心里有杆称。如果财务人员站在企业的角度来做财务分析,更多的应该去识别企业经营当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言之,应透过异常或异动的财务数据把问题准确定位出来。
请大家注意,这里说的是把问题“准确定位出来”。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有些问题是具有隐蔽性的。虽然它们会体现在在数值的不利变化上,但诱因不见得就是我们看到的表象原因。
举个例子来说明,公司销售大幅度下滑了,板子是不是该打在销售人员身上呢?如果你这么简单定位的话,很可能错怪好人了。产品卖得不那么理想,不见得就是销售人员能力和责任心出了问题。如果公司产品本身有质量问题,销售人员怎么可能把产品卖得好呢?如果产品的研发设计就有问题,销售人员又怎么可能把产品卖出去呢?一股脑把销售下滑的责任推到销售人员身上,很可能会把公司真正的问题掩盖起来,如忽视了研发层面的问题、生产层面的问题、采购层面的问题。
看到有问题的财务数据,财务人员要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业务原因。这个挖掘业务原因的过程就是“下诊断”的过程。
等财务人员把企业的问题都找出来了,定位清楚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开处方”。医生开处方,是为了治病救人。就财务人员做财务分析而言,发现了企业经营当中的问题,就得想出办法,提出解决措施建议,目的是为了把问题解决掉。所以说,财务人员做财务分析像极了医生给病人看病,同样是做检查、下诊断、开处方三步曲。
文章看到这里,可能有粉丝朋友会问,“做检查”的时候都检查哪些方面呢?一个企业财务数据很多啊,三个会计主表涉及到的数据加起来有100多项。这100多项数据,我们需要关注哪些呢,或者说重点关注哪些呢?对此,我也给大家一个简洁明了的建议,重点关注“财务金三角”,围绕着“财务金三角”去做检查。
财务金三角,一听就不难判断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金三角”都有哪三个角呢?第一个角,增长性。第二个角,盈利性。第三个角,流动性。我们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数学》课学过三角形,都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我这里说的财务金三角也有稳定性,稳定什么呢?它能稳定企业的价值。设想一下,一个企业如果能同时做到增长性、盈利性、流动性都好的话,这个企业一定是个好企业,也一定是个有较高价值的企业。
增长性指的是什么呢?它是指企业业务规模的扩张。企业一定要不断扩张业务,企业一旦停止了扩张,往往就意味着要衰退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企业发展的路上,表现尤为明显。企业业务规模的扩张,主要看销售收入的增长,看销售收入增长还不一定准确,应该看的增长。
盈利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层面的盈利性,看净的大小;二是产品层面的盈利性,看产品的高低。我们当然希望企业盈利,企业产品也盈利。如果一家企业产品盈利,但企业不盈利,这说明什么呢。很可能意味着效率低下,企业有必要在管理上挖掘潜力,把、降下来。要是企业不盈利,企业产品也不盈利,这样的企业应尽快谋求转型。产品不盈利,说明企业没有市场竞争力。企业没有市场竞争力,且转型还有困难的话,就应该及早关门。关门越早,或许越小。
流动性看三点。一看是否健康。企业财务数据的内核是什么?两句话,有利润的收入、有流的利润。企业经营不能只谋求盈利,企业光盈利是不够的,要赚钱。赚钱这个词很有内涵,它本身不是会计术语,但它是两个会计术语的组合,一个是利润,一个是现金流。实现有现金流的利润,这才叫赚钱。二看周转,一家企业资产周转速度快往往意味着管理靠谱。三看率。重点关注企业的负债率是否维持在合理的水平。不是说负债越低越好,在市场拓展期企业适当举债是有利于实现快速扩张的。当然也不是说负债越高越好,负债太高了,公司就可能有债务风险了。
围绕着财务金三角来做财务分析,这一指导思想是不是足够简洁,足够明确呢?
如同医生看病一样做财务分析,围绕着财务金三角做财务分析,这两个都很形象生动,我希望今天分享的文章能真正帮助到大家理解财务分析的真谛与实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