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搭界ga的加计抵减与留抵退税-凯发游戏

吾税老师 / 2022-04-22
文字
  • 标签: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有企业咨询,加计抵减的税额能留抵退税吗?这个问题混淆了两个概念,加计抵减与留抵退税。具体今天我们来说道说道。

     

    一、两个政策

    1.加计抵减政策始自2019年4月,今年财税2022年第11号公告,明确对加计抵减政策延续执行到2022年12月31日。具体的,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提供生活服务纳税人加计抵减比例为15%)

    政策适用对象: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这四项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合计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具体范围参考财税2016年36号文注释)

    2.现行有效的留抵退税政策,一是根据2019年39号公告,全行业增量留抵退税政策,二是根据2022年14号公告,增量 存量的留抵退税,适用对象小微企业 六大行业企业,如下图。

     

    从适用对象看,企业是有可能同时享受两项政策的。

     

    二、联系与区别

    1.加计抵减,是符合条件的一般纳税人用当期抵扣进项税额的10%(15%)直接抵减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影响当期应纳税额数字

    2.留抵退税,是符合条件的一般纳税人可以退还留抵税额,影响当期留抵税额数字。

    3.联系

    加计抵减与留抵退税,都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一般计税方法直接相关。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一般计税方法是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为方便表述,公式简化)

    当销项>进项,形成应纳税额,此时有可能加计抵减;

    当销项<进项,形成留抵税额,此时有可能留抵退税。

    两者用力方向不同,一个直接减税,一个直接退税。

    4.不搭界

    实务中,企业如果同时符合两项政策,有可能分不同月份分别享受,既享受减税大礼包,又可以享受退税大礼包。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计提的加计抵减额如果当期没有抵减完毕,结转下期抵减的部分,可不能加到留抵税额参加计算,这是不搭界的。

     

    三、计算案例

    某小微企业,同时符合两项政策加计抵减和留抵退税政策,4月份存量留抵税额已经退还到位。

     

    2022年5月份,销项税额50万元,进项税额30万元,上期期末留抵税额为0

    (一般计税方法,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同)

    分析:

    应纳税额

    =50-30=20万元

    当期可加计抵减税额

    =30*10%=3万元

    当期加计抵减后实际应纳税额

    =20-3=17万元

     

    2022年6月份,销项税额50万元,进项税额48万元,上期期末留抵税额为0

    分析:

    应纳税额

    =50-48=2万元

    当期可加计抵减税额

    =48*10%=4.8万元

    当期加计抵减后实际应纳税额

    =2-2=0万元

    同时结转下期可加计抵减税额

    =4.8-2=2.8万元

     

    2022年7月份,销项税额30万元,进项税额70万元,上期期末留抵税额为0,上期结转可加计抵减税额2.8万元

    分析:

    当期形成留抵税额

    =30-70=40万元

    上期结转 当期计提的可加计抵减税额

    =2.8 70*10%=9.8万元

    当期可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40万元(假设进项构成比例为100%)

    退还40万元年后,留抵税额清零。

    【你看这里的9.8万元和40万元不搭界】

     

    2022年8月份,销项税额30万元,进项税额10万元,上期期末留抵税额为0,上期结转可加计抵减进项税额9.8万元

    分析

    当期应纳税额

    =30-10=20万元

    上期结转 当期计提的可加计抵减税额

    =9.8 10*10%=10.8万元

    当期实际应纳税额

    =20-10.8=9.1万元

     

    以此类推

    作者
    • 吾税老师 兼职培训师、总局大比武纳服类第一名
    热门作者
    • 吾税老师 兼职培训师、总局大比武纳服类第一名
    • 丁坤 注册税务师,省企业所得税人才库、反避税人才库成员...
    • 范晓东 中欧商学院、高顿商学院讲师;财务第一教室高级讲师...
    • 尹成彦 原注册会计视野网创始成员、站长; 中国会计视野创...
    热门文章查看更多>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凯发游戏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