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在纸媒做财务的那些事儿-凯发游戏
离开纸媒有六年了,这六年眼看着自媒体兴起,想必纸媒的日子每况愈下了吧。其实每况愈下的是纸张这个媒介而不是媒体,信息的传播方式不过是换了种媒介而已。纸媒经营的传统思想也要随着新媒介而发生改变,否则只有等死。这些道理做纸媒的人都懂,可是怎么改变却是非常困难的事。原本的垄断资源突然被新媒体击垮,舒服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可是有多少人真正思考过纸媒转型?其实传统行业不会死,但传统企业可能会死,大家不过是换个方式打工,比如以前最多的是建筑民工,现在最多的是it民工。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纸媒的从业人员还是有饭吃的,说不定比之前吃的还好呢。
那是一个圈子,尽管在里面做了六年,解决了不少棘手问题,到最后仍然无法融入进去。只好中途退场,放弃一切到发展。换了城市换了行业,之前的工作履历成了没人认的空白,一切都是重新来过。其实,在上海的这六年基本是吃老本,业务上没有遇到多大的挑战,很多工作是自己主动去做,也不存在压力大的问题。这些老本都是在纸媒做财务那几年练出来的,到现在也没有完全用出来,或许那六年积累的经验可以够我用一辈子了。
纸媒有足够多的媒体人才,怎样用好这些人才资源发挥最大效应才是最重要的。十年了,一直在思考在企业里怎样通过内部资源配置最大化地调动员工的激情,也是缘于当年在做广告分析时发现有些业务员连续两年没什么业绩,只拿点固定工资和奖金,却整天乐呵呵地开着车住着别墅,钱从哪里来的?从此开始了解绩效政策、了解企业政策。到上海后主要在制造业做财务,发现制造业的人工效率也不高,基本可以减掉20%的人还可以干完原来的活。如果把其中10%奖励给员工,员工收入高于市场价,对人才的流入是有吸引力的。所以说制造业高,不单单是工资社保高,而且效率低下也造成人工高。如果能做到人少、效率高、工资高,还怕引不来人才?恐怕没有多少企业老总能认同这个观点。
所以企业的分配政策很重要,垄断行业的经营难度相对小一点,在薪酬分配方面可能会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可一旦低的太多了人才又流失了,这个度比较难把握(通常在市场平均水平的50%—70%左右比较合适,视垄断程度不同而定)。给个人分配的部分主要来源于业绩的增量,也就是增加了收入(市场)或()才会有绩效分配。纸媒的新业务有点类似制造业的技术研发,在市场上还属于空白或小众产品,通过技术革新(新创意)并能成功投放市场。服务行业其实也要研发新产品新卖点的,这方面,纸媒好像缺乏重视。关键是这方面的人才很难找到,即便有这样的人才,纸媒的土壤是否适合这种人才的发展?随着环境的变化,需要财务思考的问题很多。
在纸媒有几件小事是比较深刻的,比如刚开始接触印刷厂时发现盘点是实地盘点制而不是,如果要改成永续盘存制就需要印刷厂每天记录纸张的实际用量,但实际上比较难操作(每天印刷结束后还剩的一部分的纸张不可能去称吧?),经常是估算的用量。这时候就在想,每天的这个实际用量也带有估算成分,如果真的有浪费记录在每天的用量里,财务什么都看不出来,还是得测算报纸标准用纸量。首先得学会把报纸的份数折算为吨,因为纸张是按吨购买的。那时不懂怎么折算,网上查资料,自己实际量报纸的尺寸,晚上实地去印刷厂(晚上印制),一番折腾下来总算把标准用量计算出来了。实际用量因为种种原因经常没有记录,那就按照标准用量来做领料了,可印刷厂的不愿意了,说这样肯定得盘亏,因为纸张还有损耗呢。那损耗率怎么计算呢?真的是个难题,刚开机试印的时候有废报,有时候要好几台印刷机同时开机,还有卷筒纸贴着纸芯的那部分也无法使用,纸张的厚度也影响出报率等等。通过实地观察和测算,给了5%的损耗率(就为这个损耗率差点和会计吵起来)。后来有机会和印刷机制造商见面,聊起损耗率,厂家说损耗率在0.5%以内(0.5%算是比较高了),也就是说几台机同时开印用2%的损耗率就够了。即便是给工人们一个节约奖的空间,损耗率给到2.5%—3%也够用,每年几千万元的纸张,这节约奖也几十万了。只是,之后因为种种原因不再分管这块业务,听说那损耗率一直是5%,至于后面是不是有什么变化,那就不知道了。
还有件事也印象比较深刻,报社每个月要和印刷厂结算印刷费,领导安排我审核,到月底和清单都过来了,我该怎么审?按照印刷厂提供的清单合计一下?好像不符合财务的,数据总是自己亲自的才放心(也有点职业病)。第二个月就想了个办法,让发行部每天提供一份报纸要数,广告部每天提供一份版数(这些原本都是要给印刷厂一份的,所以多复写一份就可以,我自己去取)。基本每天统计报纸份数版数(几分钟的事情),根据双方定价原则,每天的印刷费就计算好了,到月底很快就能审核好。刚开始还会发现一点,到后来基本没有什么错误了。过程中也发现有印刷厂印错的原因而多报印刷费的情况,领导没批准,就是印刷厂自己承担了,后来也没再出现过此类情况。
日子很平淡地过着,终于有一天领导说有人反映最近废报纸的价格比较高,零售上有卖废报纸的现象,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查一下?报纸零售原本就是亏本的,无效报纸越多报社损失越大,这个道理还是懂的。可报纸发行是另外一个公司,再说无凭无据的怎么查?忽然觉得可以把每天的零售数据调出来,看看是否有较大变化?这一看还真的看出点名堂,每到周五(版数最多)零售报纸的增加幅度很大,版数多可能好卖一点但不至于增加太多。可以这么想但不能这么问,没有任何说服力。怎么办呢?要求零售部门提供零售点的清单,也看不出什么来。还是亲自去零售点调查一下吧,买份报纸顺便问店主每天大概能卖多少报纸?回答是一百份左右吧。又问周五的报纸呢?能多卖一点,也多不了多少。连着走了好几家零售点,回答都差不多,心里基本有底了。问零售部这些零售点的数量每天每周有什么变化吗?回答是基本稳定,没有什么起伏。可以和发行公司谈了,要求提供周幅度增加的报纸所对应的零售点的清单,如果没有清单就要有报纸大幅度增加的合理解释,第二个周五,零售量恢复到以前的数量。从此,也发现了数据分析给财务带来的好处。
那一年我三十二岁,通过已经六年,但做的都是小事,就是这些毫不起眼的小事情却让我对报社业务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才有了后来的职位和经验积累,才有资本在快四十岁的年龄举家到上海发展。所以说财务工作可深可浅,就看怎么做了,能把一件小事做到极致,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