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采购思维制约了企业转型-凯发游戏
这几年企业转型和大数据是热门话题,而这两者实际上也是有一定关联的。企业转型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但在实际转型过程中却是离不开数据的分析,分析就和大数据关联。所以很多的事情都是关联的,不是割裂开来的。
企业转型不是这几年才提出来的,多年前就有企业”不转型是等死,转型是找死“的说法。很多企业想转却不知道该如何去转,这几年不景气,倒闭的企业不在少数,年销售额几十亿的企业几年时间说没就没了,转型成了必走之路。可是无论怎样着急转型,都需要有个适应周期,毕竟多年的习惯很难一下改掉,所以企业真想成功转型,没有三五年是转不过去的。
在时间上有了预期,但该怎么转呢?首先,企业是否能支撑未来三五年的发展?这点非常重要,没有组织系统的支持,任何转型都是空谈。组织架构确定下来之后,要有合适的人才去完成目标,这个时候外聘职业经理人的可能性很大,这些人才来到企业需要一定的磨合期。职业经理人会根据企业的发展提出一系列的方案,会涉及到很多老员工的利益、改变业务流程等等,这个过程就开始难受了。
有了方案,还需要细节执行,执行的过程就会彻底暴露矛盾,企业既然要转型,那自然是原有经营模式已经在制约企业发展了,问题频出,新方案的执行说不定不能马上解决原有的问题,还会增加更多的工作量,因为在新流程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很多业务还得按照原有流程进行下去,否则会断档,双重的工作压力会激发更多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很多老板会撑不住,到处都是告状的,职业经理人也可能会离场,但企业也回不到最初的状态了。
对于民企来说,组织架构、人才、转型方案都不难,难的是执行。执行中最难的是采购思维的改变,民企从创业到发展到目前阶段,基本是顺风顺水,男主外女主内的家族模式经历了风风雨雨。从低价竞争做起来的企业,非常看重的管控,采购价格压的非常低有时候甚至不惜偷工减料增加,这中间采购功不可没。
因为采购是花钱部门,管控不好容易出问题,所以采购通常是关键家族成员担任。如果业务水平比较高到也另当别论,怕就怕只知道采购低价材料却又自以为是懂技术懂生产,那采购的手直接伸向技术部门生产部门,总之公司没有他管不到的事,因为所有的钱出去都需要他的批准。
技术、生产都没有,因为使用什么样的材料需要采购决定,别的部门只能按照采购的节奏来开展业务。可是从组织架构上一点也看不到采购居然是个部门,外来的职业经理人都会以为采购只是执行部门。等到转型方案实际执行的时候就发现执行非常难,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随意替代材料、缺料、n多替代材料、材料质量频繁出问题等等,所有的问题都指向采购,可采购也觉得自己很无辜,认为自己也是为公司省钱。
实际上同样品质的材料的价格差异不会很大,要质量就省不出多少钱,要么就牺牲质量省钱。省钱的金额不大却可能造成各个部门工作量增加而增加间接,牺牲质量省钱一旦出问题就不是小数目,其实采购简单地从价格上省钱是得不偿失的事情,但很多民企就愿意这么做,或许是没有更好的办法吧。
这种传统的采购思维,不但会严重阻碍企业转型,并且会造成更大的效率上的浪费,因为单是一个采购部门是不可能考虑到企业所有业务模块(包括技术、生产)的整体效率的。采购的目标定位和实际(隐形)职权的不匹配,给民企的运营造成了很大的困惑。企业要想转型成功,关键家族成员一定要退出执行层的关键岗位(比如采购),否则转型很难成功。
企业转型是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地一两个部门需要变革。很多中小民营企业的问题都是多年原地转圈,根本找不到责任人,最关键的是你可能很长时间都找不到出现这些问题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