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生谈税-凯发游戏

王冬生 / 2021-02-05
文字
  • 标签: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税事:专业探讨

    涉税分歧,官不追,民别问

    出现涉税分歧时,一般是税局追着你补税。如经过沟通,税局不再找你要税,就是认可了纳税人的意见,就是解决了,就是过去了,不应再去问税局,你还要不要?俺这税还该不该缴?这是逼着领导承认错误,让领导难堪。如果领导说不征了,公开否定自己,脸上总有点挂不住。有句老话,民不告,官不纠,用到涉税分歧上,官不追,民别问,就个坡,快下驴。

    征税须有征税依据

    因为投资限制等原因,收益权转让在投资圈并不鲜见。转让投资的收益权,要不要缴纳增值税?找不到依据。如果缴,按什么缴呢?金融商品转让?靠不上。按贷款服务,也很牵强。既然找不到令人信服的征税依据,还是不征税的好。

    民事合同无法取消纳税义务

    有些公司在订合同时,习惯让对方承担自己的纳税义务。但,即使合同明确这样规定,撑死了,也只是让对方补偿自己缴税的支出,纳税人该是自己,还得是自己。纳税义务,是纳税人与税局之间的征纳关系,合同双方是民事关系,征纳关系不会因民事合同一款什么约定,就被取消。可以想得美,但实际做不到。

    各自的纳税义务,各自依法承担

    订立合同时,即使对方同意承担自己的税款,也需明白哪些可以承担,哪些不能承担,这不是双方乐意不乐意的问题,而是从根本上行得通还是行不通的问题。印花税可以由对方承担。增值税即使让对方承担,也得用价格不含税的表达方式。所得税,如果双方都是居民企业,无法让对方承担,因为所得税是一年结束算总账,无法根据一笔收入,计算所得税,即使承担,也难免循环计算。税收的专业性比较强,合同中涉税的措辞,还需准确、专业。其实最好的做法,是在测算各自税负的基础上,通过价格,解决各自的利益关系。各自的纳税义务,各自依法承担。

    理解客户“接地气”的三个角度

    常有客户表示希望找个接地气的税务顾问。俺理解,接地气,起码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角度之一,就是不仅基于税法条款,提出意见,还要结合实际,提出可以适当灵活的空间。角度之二,就是不但提出问题,还要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角度之三,就是不仅原则性地提示风险,还要分析风险的性质,风险爆发的概率,风险爆发的后果,帮助做出恰当的决策。比如,2019年的支出,因没有发票,所得税汇缴时,纳税调增。在2020年取得发票,能否在2020年扣除?如果只看税法,不行,得调整19年的申报,但这太麻烦,那就别折腾了,直接在20年扣除,风险也可控,因为没占国家便宜,既没少缴税,也没晚缴税,即使税局发现,一般也不会再让你如之何,因为白费劲,不能补税和滞纳金。所以,接地气,就是要智方圆,遵循税法,智慧圆通。

    先征后退与先征后返的区别

    增值税的优惠,有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有啥区别?两个区别。一是操作的部门不同。即征即退,税局操作。其他两个,由财政部驻各省的监督局操作,以前叫专员办。先征后退与先征后返,没有区别,基本是起草文件的人,自己的习惯用法。二是对税局任务影响不同。税局操作,冲减税局任务,征了100,退了20,只完成80。先征后退,如果征100,退20,税局完成100。税局操作,是不是能快点?即征即退,给人感觉就是征了立即退,其实未必,税局任务压力不大,退的可能快点,税局任务压力大,退的可能就慢点。

    万象:家国天下

    大学应该宽进严出

    某大学近期清退400多博士硕士,也许个别人,无所谓,不过大多数人估计后悔。其实,就目前的培养方式,拿出准备考试一半的力气,应该就可以毕业。不过,不少人入学后,不是一鼓作气,拿到学位,顺利毕业,而是开始泄气,开始混日子,但学校毕竟有规矩,日子也不是怎么混,都混的下去,最终被扫地出门。大学的严进宽出,应调个个,宽进严出。

    解决台湾问题,主动权在我们

    看报道,日本一学者认为大陆没趁美国权力交接时,解决台湾问题,如之何——。其实,这正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你老美是个重要的不利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没必要等你的机会,主动权在自己手里,时与势在自己这边。

    教育和科技是国之基础,别给国人丢脸

    演艺圈不时出点热闹事,但瓜再大,也就个人那点事。本该清静的教育圈,科技圈,也不甘寂寞,时不时地整出点动静,如果是个人的事,再大也可不算个事。但有些事,是权威部门组织权威专家,一本正经,一脸严肃地宣布,但给人感觉,却堪称国字号的大瓜。先是教育圈不久前踊跃宣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最近又是科技圈宣称被举报的院士没有造假,只是图片误用。误用不是造假的说辞,让人想起白马非马论,又想起孔乙己说读书人偷书不算偷。教育和科技,堪称国之基础,一流的事,已经让人惊讶,怎么能这么干?真好意思。误用的事,不仅让人惊讶,而是惊掉下巴,本想遮某个人的羞,不成想,却露出整个圈的羞。我们正衣着光鲜地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但教育与科技却不时地破个洞,想起那句话糙理不糙地老话,光着腚推磨,转着圈丢人。

    追究责任,才能抑制作恶

    组织的调查,还了环球胡总及有关同事的清白,诬告的段某,也承认诬告并道歉。此人曾直接要求胡总把总编的位子让给她坐,估计是官迷心窍,相当官想疯了。这些年,看出事官员的故事,为升官,或上窜下跳,或求神拜佛,或栽赃诬告,等等等,但直接向最高纪检部门实名举报,并且把当事人和相关被害人的名字,都说出来,让人感觉更像真的,段某人也算达到丧心病狂之新高度。不能让她道歉了事,也不能撤职了事,单位应开除,该承担刑事责任,就承担刑事责任,即使老胡不追究,那两个无辜躺枪的,也得追究,不是心胸狭隘,而是让作恶者,受到应有的惩罚,这样其他欲作恶者,才会有所收敛。

    打倒学阀

    某大学教授演讲说讨厌学阀,军阀被打倒多年,现在又冒出学阀。所谓学阀,应该是独霸一方,唯我独尊,顺我者昌,逆我者难,拿课题难,发文章难,晋职称难,混圈子难,让你敢怒不敢言,言就陪笑脸,最后俯首称臣。几年前,与一在某知名大学任教的同学聊天,同学讲,只要系主任在群里说点什么,大家纷纷点赞,马屁声起,同学边说,边翻白眼向上,双手合十,做出朝拜的样子,对那个刺人心痛的场景,记忆犹新。学阀好比土皇帝,让学术没了民主,争论没了自由,思想没了火花。所谓成果,多是垃圾,甚至赞美师娘优雅的马屁文章,都能堂而皇之刊登在本应严肃的自然科学期刊上。学阀阻碍学术进步,最终祸国殃民,以前打倒军阀,现在该打倒学阀。

    读《享受岂是头衔?》感悟

    看梁衡先生一篇文章———《享受岂能是头衔?》,说的是某些大牌的名片上,赫然印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据说这津贴的由来,是因当时收入低,为缓解部分专家生活困难,额外再发点钱,类似困难补助,怎么反而成了炫耀的资本。再往前推,吃肉也要票证的时候,曾允许某些老师一个月多买二斤猪肉,当时也没听说谁炫耀自己每月两斤肉的待遇。梁先生认为,国要强,先强国民;国民要强,先强知识精英层。年轻人浮躁不可怕,精英之浮,才真正是社会的危机。其实,可资炫耀的,岂止是津贴,偶尔参加个什么座谈会,都可以炫耀不知多少年,梁先生应再写一篇《参会岂能成资本?》

    杂谈:人生感悟

    认真者,事多成

    受中财税收教育研究所贾老师之邀,今晚做次直播,谈对涉税服务工作的一些看法,听者多是即将毕业的学生。课后加了几个学生的微信,回家的路上,刷朋友圈,发现一学生的听课笔记,条理清晰,字体秀丽,能听懂我那口音很重的山东话,还记成这样,应该是非常认真地在听。很认可这股子认真劲。认真者,事多成。

    有担当就是敢于担责任

    积极地评价一个人,经常用一个词:有担当。担当啥?责任,不怕担责任,不怕因为决策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而明哲保身,不敢决策,甚至溜之大吉。有担当,才值得信任,才让你担当,才用你。没有担当,往往最终失去担当的机会。没有谁会永远认可没有担当的人。

    阅读的价值,也许是一句话的启发,一件事的惊醒

    《张文木战略文集》到了,10卷,11册,第六卷是上下册。下午忙完手头的活,看了几篇文章,此公大才,有这等学者,国之幸也。作者在前言中讲,这些东西,不是课题或团队的产物,不是靠钱多或人多,堆出来的,而是作者基于对国家的责任,基于自己的能力和刻苦,长期奋斗的产物,力图做一些让风吹不走的成果。在总结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时,有这样一句话:大国崛起于地区性守成,消亡于世界性扩张。不少企业也是这样,兴起于某个领域,破产于过渡扩张,眼巴前的例子,就是海航。个人也是一样,不少官员出事,也是因为过渡贪婪,眼巴前的例子,就是刚被枪毙的那位。阅读的价值,也许就是一句话的启发,一个例子的惊醒。

    作者
    • 王冬生 北京智方圆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注册税务师,2001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业务实践,曾先后供职于财政部税政司流转税处8年和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9年。
    热门作者
    • 吾税老师 兼职培训师、总局大比武纳服类第一名
    • 丁坤 注册税务师,省企业所得税人才库、反避税人才库成员...
    • 范晓东 中欧商学院、高顿商学院讲师;财务第一教室高级讲师...
    • 尹成彦 原注册会计视野网创始成员、站长; 中国会计视野创...
    热门文章查看更多>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凯发游戏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