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生谈税-凯发游戏
税事:专业探讨
1、税局征管进步惠利征纳双方
税局征管变化的过程,有不少形象的说法,如由经验管税,到以票控税,再到以数治税,再如由上网到上云,等等,不一而足。用医生看病比喻,以前是号脉,现在是x光,以后是磁共振。能力提高最终的结果,似乎就是两个:一是提高征管能力,二是降低遵从成本。提高征管能力,可以及时全方位掌握纳税人的情况,纳税人应相应提高遵从意识。降低遵从成本,干点什么事,不用再求人,不用再费劲。总之,征纳双方都享受进步的好处。
2、纳税人值得注意的6种想法与做法
纳税人在处理涉税分歧时,某些想法与做法,不一定合适。
1)、不信税法信关系。遇到事先找人,不是不该找,但最该找的,是税法,因为最管用的,还是税法。
2)、用好态度争取好结果。是否纳税,是个法律问题,不是态度问题,态度不是不管用,但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
3)、丢车保帅,指望让一步能守一步。比如承认可以缴税,但不希望缴滞纳金,因为缴多少税,都没责任,滞纳金或罚款则不同。但是,只要承认该补税,滞纳金一般跑不了。丢车,保不了帅,一步错,步步错,一步退,退到底。
4)、只口头不文字。沟通时,口头说,当面说,很必要,但必须有文字材料,税局研究问题,不能只凭你口头说。
5)、口头说就缴税。税局做工作,让缴税,或者抹不开面子,或者担心什么,尽管不情愿,但还是补税,这是自己主动补税,连复议的机会都没有。如果觉着不该缴税,等收到补税的正式处理决定,再补税也不迟。
6)、担心得罪谁。都是工作分歧,不是个人恩怨,谁也不得罪。即使惹谁不开心,慢慢也就过去了,或者换人了。
3、只补税款不补滞纳金,有点天真
经常遇到有纳税人持这种心里,我可以补税,但别让我缴滞纳金。这种思路有点天真。只要应该补税,一般要补滞纳金,除非是因为税局的原因,没有及时足额纳税。税局怎么会承认是自己的原因。只要不该缴的税,争取不缴,而不是承认该缴,再争取免滞纳金。有的事,指望让第一步,守住第二步,丢车保帅,几乎不可能,丢帅保车,都不可能,退一步,就一退到底。只要不该缴税,顶住第一步,反而更容易。思路决定出路,思路一错,可能满盘皆输,思路正确,反而可能把死棋走活。
4、继续减税的效果与程度值得研究
21年的宏观税负已经降低到15%点几,减税继续是税收政策的方向,尽管已经连续好几年。对企业而言,能减点税,当然是好事,但对走出困境,能有多大作用?税收只是经营的一个结果,指望通过继续减税,帮助企业脱困,有点本末倒置。没有订单,减税力度再大,也是纸面上的。想办法,如通过投资,拉动需求,让体制内的官员和企业经营者,恢复动力抓经济,像上海那样精准防疫,别动不动搞一刀切的封闭,也许比减税效果更好。从财政收入的角度看,保持一定的税负水平,必要的收入规模,也很重要,如果出现财政危机,不知引发多少矛盾。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经常说的话,是提高两个比重,其中之一是: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记得当时是多少,估计与现在大差不差了。继续减税减到什么程度,能否开辟新的税源,都是值得研究的大问题。可惜,自己得挣钱糊口,没功夫往深里琢磨这事。
万象:家国天下
1、法院年度工作会议提及惩治涉税犯罪
法院的年度工作会议,有惩治涉税犯罪的内容,不知以前有没有。在财政压力大的情况下,需要堵塞漏洞,到处找钱,不但税局努力,法院也开始加油,也能理解。有句话,不打勤的,不打懒的,专打不长眼的。这个时候,纳税人再打税的主意,就可能不长眼了,还是提高遵从意识,主动依法纳税,再怎么打,也打不着你,才好,才高,才智。
2、愿底层百姓越来越好
看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岳师傅,先是要落泪,后是非常佩服他,敬重他,面对如此重压,如此不幸,还能坦然面对,努力工作,平静生活,尽到责任,撑起家里的天。也对基层公安的不作为与乱作为,很是气愤,有点权势的人,体会不到基层恶吏的恶,普通百姓难免碰上,有时候被踢来踢去,有时候被敲诈勒索,有时候被无端刁难。随着社会的进步,底层百姓,应越来越不那么难。
3、疫情防控措施需要统一
疫情已经两年多,如何防疫,看来各地还是自行其是,想起一出是一出,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全然不顾成本和民怨,即使不能整齐划一地要求,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定个最低和最高标准,也行,让各地有个遵循,让百姓心里有个数,尽量做到疫情防控与正常工作生活两不误,即使不能尽善尽美,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总是可以的。不久前,曾有同事问,要不要自己每天组织员工测温,据说哪个病例,就是单位自己测温发现的,我说坚决不要,不自己加码。不拿千万分之一的概率,作为决策的依据。如果这样,啥也不能干,只能在家等死。
4、防疫不能用100%的代价,避免可能的1%风险
看来防疫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做法,各地想咋地就咋地,想多严就多严,农民工回家过年都可能被认为是恶意的。如果领导只想保自己的乌纱帽,那就宁可付出100%的代价,也不想承担哪怕1%的风险,出现不少让人感觉非常极端的做法,不知付出多少本可以避免的经济社会成本。但是,好像也不能全怨主管的官员,极端与急躁,似乎在不少事上都有。
5、基层官员的各种为政
不时有基层官员创造雷人词语,以前有恶意讨薪,恶意上访,现在又整出一个恶意返乡,反正只要不合他的意,就可以说你恶意,公仆意识,法治意识,想都不想。百姓看基层官员施政,也有对应的词。该为不为,怠政。瞎胡折腾,乱政。欺压百姓,暴政。横征暴敛,苛政。违法乱纪,罪政。能力太差,笨政。当然,把自己玩进去,傻政。勤政廉政当然好,但最好的,还是对政,弄点事,得弄对了。
6、由倒卖进口原油的案例想到的
某央企下属企业因倒卖进口原油,一时成了热点。如果就事论事,当然需要追究责任。但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不应简单化,如果通盘考虑,倒卖原油,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罪过,相反,恰恰说明有些政策,该调整了。卖给谁了?地炼企业。什么是地炼企业?三桶油系统外的石油炼化企业,其中不乏地方国有企业。为什么卖给地炼企业?价格高。为什么可以高价卖?地炼企业买原油受限制。为什么——?不说了。如果承认这些地炼企业也有积极意义,也有生存权,就应赋予这些企业平等的权力,起码不歧视,或者少歧视。不少地炼企业,是当地的钱袋子,甚至命根子。如果承认这些企业存在的合法性,就让人家正大光明地经营,让所谓的倒卖,合法化,让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在这个领域,也能发挥。出现问题,不能仅限于处理谁,谴责谁,还是研究一下政策的原因,管理的原因。好比当年有个投机倒把罪,其实就是贩卖商品,治罪非常不合理,好在总设计师讲,改法,让不合法的,合法化。这才是正确的,高明的,负责的,不然,哪有什么改革。如果就事论事,不从根上解决,这事就难免反复出现。有些反复出现的问题,也许本质上,不是人家违法,而是管理者懒政,也可以说笨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