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生谈税-凯发游戏

王冬生 / 2022-04-09
文字
  • 标签: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税事:专业探讨

    1、转稽查吓人吗?

    经常有纳税人听到这句话:不缴税就给你转稽查。纳税人一听吓得够呛,尽管不情愿,也只好把税缴了。先不说真转假转,即使转了,稽查是否立案也是问题,征管费半天劲都搞不定的事,稽查能有多大积极性?其实,问题的关键,还是该不该缴。对纳税人而言,如果该缴,别等人说转稽查,尽快完税,如果不该缴,心里没事,转哪里,都坦然面对。对税务局而言,如果有充足的依据,该征这笔税款,解释清楚后,再不听,直接下补税的处理决定,不必费太多口舌,磨太多的牙,搞得像菜市场买菜似的,更不必吓唬人家。想起那句话,辱骂与恐吓不是战斗,借用一下,磨牙与恐吓算不上执法。

    2、不给留抵退税的理由,成立吗?

    某企业有留抵,想申请退税,被拒绝,拒绝的理由是不具备纳税信用a级或b级的条件。为啥不具备呢?您是事业单位,不参与评级。问题来了,事业单位也是纳税人,为啥不评级呢?关键是,有关文件没说事业单位不参评啊。该评也不给你评,所以该退也不给你退。法治,法治,总有法治你,起码有法折腾你。但纳税人也可以依法维权,法治、法治,纳税人也有法反治,不是只能被动地挨治。这类问题,既可气,也可乐,既烦人,也有趣。

    3、免抵退税企业为什么可以继续留抵退税?

    增值税留抵退税进一步加大力度的14号公告,规定出口货物适用免抵退税的企业,办理免抵退说后,如有留抵,还可以再留抵退税,适用免退税办法的企业,免退税后,如有留抵,不再留抵退税。区别的原因,应该是,适用免抵退方法的,属于生产企业,属于加大力度的制造业,本身就在留抵退税范围,而适用免退税办法的,一般是贸易企业,不在加大力度的六个行业之中。知其然,也想知其所以然。所以然,只能猜了,当然尽量不瞎猜。

    4、个税又进步,还可更合理

    养育3岁以下孩子,计算个税时,一个小孩一个月可以扣除1000元,个税的制度设计,进一步合理。说到底,计算个税应税所得,必须扣除维持劳动力再生产必要的支出,养小孩当然是必要支出的组成部分。政策设计尽管更合理,但对生育的促进作用,不能抱太大希望,即使适用45%的税率,多扣除1000,少缴450的个税,那个收入水平的人,不可能因为这个钱,就如之何。在一研讨会上,曾有专家建议,由税前扣除,改成直接扣减税额,养一个孩子,直接扣多少个税,不够扣的,国家倒补。比如应纳个税1200,一个孩子扣除1000的税额,只缴纳200的个税,如果应纳个税800,国家补贴200。感觉这是个好主意,更合理,更管用,税款用到更需要的低收入者身上。

    5、业务决定税务,合同证明业务,税务影响业务与合同

    业务决定税务,合同证明业务。在分析该不该缴税时,经常请客户把有关合同发过来,根据合同的标的,当事方的权利义务责任,判定是否有纳税义务。以投资金融商品的投资收益,是否缴纳增值税为例,根据合同,如果保证本金,或保证收益,两保有一保,就应该缴纳增值税。也正因为合同与纳税义务之间的密切关系,起草合同时,就该考虑纳税义务。当然,合同是按照既定的业务起草,在设计业务模式时,就该考虑税务,这就是业财税融合的体现之一。

    6、医学院被补税引发的法与理矛盾,如何处理是好?

    某民办医学院被税局要求补税,动静挺大,似乎已经到了法院。此事说到底,是个法与理的矛盾问题,税局的做法,应该是合法的,即使有非盈利资格,也不是所有收入,都免税,都免各种税。但估计纳税人这么多年一直没交,税务局也没管,现在税局突然开始征税,而且一征就五六年,纳税人觉着冤枉,也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在法与理冲突的时候,首先应依法办事,但补税的力度、节奏可以依法从宽掌握。在合法的基础上,尽量合理。经济不好,税源紧张,税局被逼的没招,开始到处找钱,潜在的矛盾,开始爆发,甚至激化。客观形势如此,矛盾激化在所难免,但还是合法合理地处理,尽量别走极端,既不能违法,也需适当兼顾情理。

    7、被征出奇葩的房产税

    税法是清楚明白的,执行是五花八门的。房产税,对房主拥有的房子征。但某公司租了办公楼,在楼里装修,做了不少隔断,竟被税局认为是房子,每年缴了不少房产税。装修的隔断,不是房子,某公司是租别人的房子,也不是房东,从哪讲,房产税都征不到人家头上。按照征税的逻辑,只能这样解释,你是大房子套着小房子的,俄罗斯套娃。欲征你税,不患无词。

    万象:家国天下

    1、有货才是币,不然就是纸

    货币,货币,有货才是币。人实际需要的,不是那张纸,那种币,而是能买到的货。如果买不到货,买不到东西,美元也是个屁。

    2、防疫标杆出问题

    防疫措施与效果一直被称为标杆的上海,骤然间到了几乎封城的地步,估计很多人没想到,说到底,对有些事,他人别太迷信,自己别太自信。毕竟,情况在变。

    3、出事官员的口袋问题、腰带问题、脑袋问题

    出事官员的通报,一般是三个问题:口袋问题、腰带问题、脑袋问题。口袋问题:拿了不该拿的钱。腰带问题:上了不该上的床。其实,最关键的,还是脑袋问题,想了不该想的事,官话是理想信念缺失,俗话就是没活明白,没看清楚。先是胡思乱想,后就胡作非为,再后就是锒铛入狱。所以,在不敢腐,不能腐的基础上,最根本的,是要解决脑袋问题,不想腐。

    4、动态清零政策,不能试错

    官媒发表文章,坚持动态清零。估计是对质疑声音的表态,不要再争论。能清零还是要清零,好比灭火,能扑灭尽量扑灭,躺平的选择,是没办法的办法,就不是个办法,被动地接受而已。如果放弃清零,费这么大劲的防疫成果,就可能前功尽弃。大是大非,不能试错。

    5、较真该鼓励,但应有个度

    看报纸一篇文章,某人在电商平台买东西,销售方也是个人,不给开发票,购买者竟到税局投诉,税局也没办法,最后闹到法院,税局都成了被告,结果被法院驳回。其实,收款方即使不开发票,只要不少缴税,税务局也没有税法依据,如之何人家,这不是与税局之间的征纳关系,倒像是买卖双方之间的民事关系。较真值得肯定,但犯不上如此折腾,总有个值不值的问题。

    杂谈:人生感悟

    1、认清自己,认清现实,不容易

    由俭如奢易,由奢如俭难。找工作也差不多,离职后,找个比以前工资低的工作,一般接受不了,但是情况不一样了,即使找个与以前差不多的,也很不现实。在寻寻觅觅中,蹉跎了时光,等想回头再去找曾经看不上的工作,也已经无法挽回。找对象,也经常与找工作类似。认识自己,认识现实,拿捏好分寸,把握好时机,实不容易。

    2、王选院士语录

    有幸读到王选院士的几段话,说的真好,拍了几张,准备买本他的传记看看。“科技顶天,市场立地”,这话说的太对了。企业有这两条,不仅立于不败之地,还会不断创新发展。企业经营者的乐趣和回报,是企业在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不断发展壮大,是比自己挣钱更高级的快乐,更高大的成就。

    3、时代在变迁,但总有值得坚守的

    去一著名科学家创办的企业开会,会后给同事介绍这位科学家的事迹,同事问,他现在在哪里?我只好苦笑着回答:早就去八宝山了。不由得感慨代差的巨大。论年龄,差一代,论兴趣、爱好等,不知差了多少代。年轻人知道的,感兴趣的,自己不知道,不感兴趣。地铁通道墙上的广告明星,没几个叫上名字的,更不知道唱过什么歌,演过什么角色。有代差是正常的,没代差,社会就不进步了。该变的,变,该守的,还需守,总有一些值得代代坚守的永恒的价值。

    4、好工作的两个标准

    经常与面试者探讨好工作的标准,起码有两个:一是人工智能代替不了的,二是不吃青春饭的。人工智能代替的,多是程序化标准化的东西。需要脑子和经验的活,人工智能代替不了。不吃青春饭的,过了三十五,照样能干,甚至越老越值钱。其实,两者是统一的,靠脑子和经验的活,基本属于越老越值钱。说来说去,想说的是,涉税专业服务,就满足这两条,干这行挺好,欢迎入伙。

    5、逻辑是个大问题

    与同事与客户讨论业务问题,感觉不少问题的根源,是逻辑有问题,或者逻辑的起点不对,或者逻辑的方法跑偏,或者逻辑的顺序颠倒。最后解决问题,往往是理顺逻辑关系的结果。逻辑问题,实际就是思维问题,思维方式问题,思路决定出路。逻辑是个大问题。

    6、不管进入哪条赛道,只要努力了,即可安心

    人在社会,难免攀比。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也是人生有意无意比赛的开始,关键是比什么,跟谁比,俗称赛道。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下来,所谓好与坏,与赛道有很大关系,也就是与选择有很大关系。但是,进入哪条赛道,偶然性似乎比理性更大,机缘巧合就入了某条道。赛道,如果不满意,能换就换,不能换,就走到头。不过,选什么赛道,也离不开努力。其实,不管什么道,不管什么过程,什么结果,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最后都殊途同归,没多少本质区别。所以,只要努力了,就可安心,就可知足,就能开心。

    7、良性竞争与恶性竞争的区别

    竞争可以分为恶性竞争与良性竞争。如何区分?可以从手段和结果区分。从手段看,有助于促进行业发展,有助于促进甲方获得更好商品与服务的手段,可称良性。从结果看,把自己和友商往死里竞争,最后连带祸害甲方的竞争,可称恶性。以价格战为例,价格是竞争的手段,当然可以打价格战,如果价格战促进科技进步,促使产生更好的商品和服务,就是良性竞争,当事方都赢,但如果价格战打的大家都勉强活着,甲方也跟着倒霉,就是恶性竞争,当事方都输。用一个时髦的词,内卷。

    8、生活很美好,何必寻烦恼

    玉渊潭樱花盛开,游人摩肩接踵。不少人摆出各种姿势,满脸笑意加得意地拍照,笑脸灿烂,表情神气,姿势优雅。接连见到穿着类似红楼梦戏装的人照相,当然不是刘姥姥的装扮,更像林黛玉贾宝玉,站在梯子上,旁边还有个举着圆形反光板的,真是不遗余力。只要爱,总舍得。一直以为爱照相的人,是自信的,乐观的,爱美的,轻易不会得抑郁症。生活很美好,何必寻烦恼。春天总会到,不快一边抛。

    9、斯文扫地的教授绝交信

    古有《与山巨源绝交书》,今有某大学刘教授给汪教授之绝交信,粗看过后,有不少困惑。一是诉讼法学会副会长这把交椅,能有多大的名和利,多大的油水,以至于值得公开撕破老脸。二是刘教授肯定是想撕破汪教授的老脸,但难道没想过,这也是撕破了自己的老脸,看完之后,第一个感觉是,瞧这点出息!三是给人家帮忙,被帮者当然应该感谢,但帮人者能因此要被帮者兑现什么嘛,毕竟不是买卖交易,看刘教授气急败坏的原因,无非是自己有恩于汪,不但汪留校工作这饭碗是她给的,后来一路升到二级教授,饭碗里的东西,由清汤寡水到鸡鸭鱼肉,也是她的功劳,但汪竟然和她争副会长的大位。刘教授几乎是把帮人变成了交易,她认为汪应以让位回报她的大恩,但汪也窥视那个虚头巴脑的交椅,不听招呼,所以,刘用公开绝交信的方式修理修理这忘恩负义的小子。大牌教授之斯文扫地,高等院校之污七八糟,学术江湖之恩怨情仇,真是《儒林外史》与《围城》之现代版。本应是象牙塔的大学,本应是为人师表的教授,怎么这样了,有点情何以堪的悲哀。

    10、疫情总能熬过去

    为了去客户开会,今又去核酸,刚才收到结果通知,托老天爷的福,继续阴者呢。如果阳了,估计已经被拉走。尽管也因疫情遭遇诸多不便,不少困难,但没经历长时间封闭,没有中招,还算幸运,挺知足。虽然病毒肆虐,但总有过去的时候,坚持就是胜利,咬牙熬着,总能熬过去。哀莫大于心死,有时候,耐心、耐力比什么都重要。

    作者
    • 王冬生 北京智方圆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注册税务师,2001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业务实践,曾先后供职于财政部税政司流转税处8年和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9年。
    热门作者
    • 吾税老师 兼职培训师、总局大比武纳服类第一名
    • 丁坤 注册税务师,省企业所得税人才库、反避税人才库成员...
    • 范晓东 中欧商学院、高顿商学院讲师;财务第一教室高级讲师...
    • 尹成彦 原注册会计视野网创始成员、站长; 中国会计视野创...
    热门文章查看更多>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凯发游戏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