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生周记(301期 06.27-凯发游戏

王冬生 / 2022-07-07
文字
  • 标签: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税事:专业探讨

    1、母子公司之间无偿借贷资金是否属于经营活动?

    母公司将资金无偿借给子公司用,子公司还不起,收不回来,母公司能否作为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如果不能扣除,主要依据就是25号公告关于非经营性活动损失不得扣除的规定。但将资金无偿让关联方用,是否属于非经营性活动?尽管25号公告没有对非经营性活动给出定义,但感觉,似乎是,因为不收利息嘛。但是,按照所得税视同销售的规定,让别人无偿使用的资金,贷款人也应按照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确认利息收入,也就是税法认为是经营活动。不能说征税时,是经营活动,资产损失扣除时,又认为不是。所以,合法合理的处理方式,是确认应税利息收入,同时确认资产损失。

    2、股权被稀释不是股权转让

    张三与李四分别持有a公司50%的股权,后b公司对a公司注资,原股东持股比例分别降低到20%,原股东是否转让了股权?b公司是否有扣缴义务?今看报纸一案例,税局认为上述情况,个人股东转让股权,b公司有扣缴义务,经过多次沟通,b公司扣缴个税2400多万。几年前,曾就类似问题,与一领导争论,领导认为是股权转让,应征税,最后当然无果而终。上述情况,尽管个人股东股权比例由50%降低到20%,但不是转让股权,而是股权被稀释,股东也没拿到钱,新股东的钱都投到被投资企业。这怎么是转让股权!怎么能扣税!这本是常识,不应成为问题,却成了问题。怪事!

    3、印花税规定的困惑一

    印花税有很多事没整明白。立法目的是啥?为啥要征这个税?没见到让人信服的答案。电厂与电网之间,电网与电网之间的购售电合同,按购销合同征税,都是售电购电,为啥电网与用户的合同,就不征税?银行或金融机构与借款人签署的借款合同,是应税凭证。委托贷款合同,一般是没有贷款资格的委托方,有贷款资格的受托方———金融机构,借款人,三方签署的合同,作为贷款人的委托方,不是金融机构,作为受托人的金融机构,不是贷款人,只是中间人,把委托贷款合同作为应税合同,把受托人与借款人作为纳税人,严格抠税法,缺乏依据。尽管发文,就有效力,但需能自圆其说,不然法规的质量,就让人怀疑。当然,如果认为发文就管用,圆不圆,关系大吗!那还是就别琢磨圆不圆的问题了。

    4、印花税规定的困惑二

    学习印花税的文件,知其然,不难,都能看懂。难的是,知其所以然,为什么这样规定?死活想不明白。比如,以股权为标的的产权转移数据,计税依据竟然不包括列明的认缴后尚未实际出资权益部分。如果没理解错,举例如下:a公司将持有的b公司股权,转让给c公司,价款100万,如果a公司原本对b公司认缴30万,但实际出资20万,且在合同注明(合同一般不会写这没用的),计税依据就不是100万,而是90万(100—10)?应该没理解错,这样规定的目的和依据是啥,一头雾水。

    5、印花税规定的困惑三

    在境外书立但在境内使用应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也是印花税纳税人。如何理解在境内使用?按照以前的理解,是出现纠纷,在境内寻求法律保护,中国法律也确实保护。境外企业与境内企业签署的货物购销合同,如果境外企业不到境内寻求法律保护,不是印花税纳税人,不用贴花。但按照22号公告,与中国企业签署货物买卖合同的外国企业,直接就成了纳税人,如在境内没有代理人,就自己完税。从道理讲,如果外国企业不拿着合同,到中国寻求法律保护,不应缴纳印花税。说到底,税收有个管辖权问题,管辖权一般以国境为限。而纳税的目的,是支付享受公共服务的对价。外国企业既不在中国境内,也不享受中国公共服务,让人家缴印花税,有点说不过去。如果认真征,不仅成本高,估计得热闹一阵。

    6、盼《印花税法》的实施条例出台

    印花税的法律体系,以前是条例,与条例配套的,有个施行细则。不少税种,都是这样搭配。《印花税法》已经通过一年多了,一直盼着配套的条例出台,但一直没有,还是有点遗憾。比照立法的做法,把细则平移过来,也比没有强。法律级次倒是提高了,税收法定了,但有点越来越不讲究的感觉,凑合将就着。

    7、处理涉税问题常见的8个误区

    尽管大道理都明白,但遇到事就难免犯糊涂。纳税,本是个税收法律问题,应基于税法,分析判断如何处理。但遇到具体问题时,不少人不自觉地脱离税法,用一些错误的方法,常见的有8个误区。比如:从往,按照以往的做法处理。从众,按照自己了解的大多数人的做法处理。从会,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处理。从官,按照税局领导的意见处理。从理,按照某种自己认可的道理处理。从严,该不该缴税,拿不准,从严掌握,缴吧。事先请示,按照税法本可以自己做主的事,也请示主管税局。一压就缴,遇到涉税分歧,不是依法力争,而是一压就怂,没等见到不得不缴的处理决定,就把税缴了。税法是判定纳税义务的唯一标准,除了税法,啥都不要从。只要严格依法处理,既可以控制被稽查补税的风险,也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万象:家国天下

    1、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投票折射的问题

    美国最高法院几个大法官一投票,就剥夺了妇女堕胎的权力,就赋予了公共场所带枪的权力,在受到欢迎的同时,当然也遭受激烈的批评。驴象两党除了对付中国意见一致外,不相互掐架的事,似乎不多。尽管美国是案例法,还是感觉有点奇怪,与众人相关的此等大事,几个法官就能定,这是民主还是独裁?立法权与司法权到底是独立还是搅和到一起了。美国人那套玩法,有他内在的毛病,应该研究,可以欣赏,适当借鉴,但绝不应膜拜。

    2、河南红码折射的邪正因果

    据说与河南红码有关的某嫌犯,已经逃到国外,而且是在配合调查期间。真是让人感慨,储户被赋红码,家门都出不去,人家国门都出去了。想起那句老话,货比货该扔,人比人难受。但又一想,被非法赋红码的人,很快就自由了。但逃出国门的那厮呢,不会再自由地进国门,再进国门,十有八九被押解回来。所以,该扔的是谁呢?该难受的是谁呢?还是匆匆亡命天涯,惶惶不可终日的那厮。

    3、知名大学学生证上的低级错误

    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证上,有启功先生的题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结果被人指出第二个为字,是假的。后来学校承认,制作学生证的单位,因学校提供的字模不清楚,擅自调换。即使这种解释符合实际,出现这种低级错误,实在不应该。即使错了,应该很快被发现,有一个人认真一点,仔细一点,也应可以发现,不至于弄到现在,贻笑大方。不过,一个学校学生证出点事,与毒教材比,不值一提,何足道哉!

    4、依法纳税,才可免被稽查

    税务局现在的征管能力极其强大,纳税人在税局面前几乎是透明的。但不少纳税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这点,还以为可以像以前那样,摸黑偷摸干点什么,以前也许不会被发现,没有什么后果。但现在不行了,假的就真不了,假的就过不去,自以为天衣无缝,其实被一览无余。以前好比黑着灯,黑灯瞎火,没人看清,现在堪比打开灯,一眼就看见谁在瞎整。好比潮水退去,裸泳者现形。时代已经不同,观念急需更新,依法纳税申报,才可免被稽查。

    5、党组织的凝聚力

    北税协召开七一庆祝会,程序之一,是各支部捐款,不少人手里拿着厚厚的信封,不知是哪家同行,信封太厚,竟然塞不进去,只好打开捐款箱的门,才放进去。同行都是民营企业,自己在市场找食吃,都不容易,但上级一号召,大家就响应,一方面说明组织还是有凝聚力,有战斗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家还是有起码的信仰和坚守。

    6、七一感怀

    今天是我党成立101年生日,尽管已经走过百年历程,但仍朝气蓬勃,给人信心。只有我党,才能带领这十几亿人,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让绝大多数人过上越来越好的日子,其他政治势力,谁也没这个本事,甚至没有这个使命。尽管坎坷曲折,问题不断,困难重重,但成绩是主流,未来可期待。对未来有信心,就轻易不要移民了,坚决不能躺平了,只要努力,总有收获。好比大盘看涨,只要入市,就大比例机会赚。

    7、疫情防控不要本末倒置

    丹东的一位老人,又因为疫情防控,出现悲剧。如果是真的,当地的防疫政策,该调整一下了。对某些人而言,防疫措施,就是权力,莫大的权力,甚至影响他人生死存亡的权力。这种权力带来的感觉,甚至利益,可能让某些人上瘾了,可能不想甚至阻挠调整政策,政策由防疫的工具,异化成个别人谋私的手段。在保证疫情不反弹的情况下,防疫的管制措施,还是尽量减少。说到底,防疫措施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过分的措施,危害民生,不仅仅是钻头不顾腚,甚至本末倒置了。

    杂谈:人生感悟

    1、这届毕业生的少与多

    参加中财财税学院毕业典礼,只有线上,没有线下,看同学们的弹幕留言,想象学生多数时间自己在家上网课,竟多少有点伤感。没有校园生活,少了教室上课,少了图书馆看书,少了大食堂吃饭,少了操场跑步,少了舞厅跳舞,少了花前月下,少了宿舍熄灯后海阔天空的卧谈会,少了不知多少校园生活该有的好东西。有所失,就有所得,得啥了?经历了一场人生的无常,也许多了几分抗压的能力,多了几分面对意外时的冷静。

    2、职业前景的六个去

    体制内的职业前景:上去、出去、不去、下去、进去、回去。上去,高升了,多数人绞尽脑汁想的。出去,给调走,到其他地方。不去,哪都不去,原地踏步。下去,被降职。进去,出了事,被追刑责。回去,退休了,回家。争取上去,避免进去,早晚回去。花开花落,顺其自然,云卷云舒,宠辱不惊。心有所畏,行有所止,难能上去,可免进去。

    3、虚实结合,用实证虚

    虚的东西,当然重要,甚至更重要,好比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但还是要多干实事。口号当然需要,但关键是行动。天天玩虚的,难得有实打实地进步。没有实打实的数据摆在这,说的再多,也没用。谁都不是傻子。如同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一个事实,超过一打宣传。用事实证明,比用文章说明,更有力量。

    4、某些人的状态:累、惑、怨、懈

    不少人的状态:累、惑、怨、懈。累:身心俱疲。惑:为啥这样!怨:满腹怨气。懈:做事懈怠,打不起精神。结果可想而知。

    5、老郭的高贵病

    在今天的会上,洪海明珠的郭洪荣兄,代表大家发言,我竖着耳朵听老郭兄在上面扯着嗓子白话,其中一句话,印象深刻,他每年的阅读量超过千万字,怪不得老郭讲点什么事,给人感觉,理论功底深厚,不输于甚至高于某些大牌教授。大约七八年前,曾经与郭兄一起参加一个培训班,记得有天到教室早,没有别人,只有老郭在认真地看主办方发的一本历史方面的杂志,一边看,一边拿笔画,神情专注。这个画面,现在还非常清晰。非常佩服老郭的劲头,老郭说爱看书是自己的一种病,我说这是高贵病,有句老话,不一定全对,但也有其价值,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该提倡得这病,但即使想得,也非常不容易,人都是向下出溜容易,向上进步难。向老郭兄学习。

    6、读经典著作总会有收获

    上了岁数,喜欢读点马列著作,鲁迅著作。有什么用?没用,也有用。没用,不当吃,不当喝。但也有大用,马列著作有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更主动地用点哲学思维。遇到挫折,想得开,少生气。遇到困难,有办法,少制难。遇到困惑,看得透,少灰心。鲁迅著作有用,把历史和现实看地更透,现实中的不少事,鲁迅当年都批判过。做点什么事,招牌一挂,就算完成。现在的形式主义,何其相似!还可以多一点斗争精神,遇到困难,轻易不认怂,更不跪倒,坚决斗一斗,斗而胜之,斗而乐之。伟人的经典著作,偶尔读一读,多少有收获。

    7、大政方针需落到具体措施上

    普通百姓,是从个人工作和生活的感受中,对官员、政府、社会做出评判的。大政方针都正确,但需变成一项项直接关系大多数人工作与生活的具体措施,具体做法,让普通人感觉到宏大叙事与自己身边事的关联性、一致性,也就是有切实的获得感。如果让人感觉有很大距离,甚至拧巴着,就不能让人信服,甚至反感。防疫措施是必要的,但各地自行其是,甚至不同社区,有的让隔离,有的就没事,长时间封控,甚至去医院看病,都不行,这就非常过分了,起码防疫的社会效果,被打了折扣。很多时候,说大的问题,大的道理,不难,不少官员张嘴就来,比郭德纲说相声都溜,但解决具体问题,就不一定了,或者没有本事,拖着,或者没有担当,躲了。等出事的时候,也许已经不是他了。可能既是个人的问题,也有管理的问题。

    8、欢迎新同事入职,鼓吹本行业特点

    今年校招的学生,陆续来了十多个,后面还有几个,也有几个不来了,俺的小队伍已经到了82人。新同事入职后,都要祝贺她们,误打误撞进入一个朝阳产业,一个可以做一辈子的行业,反复给大家鼓吹这个行业的特点。行业定性: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行业定位:推进依法治税的重要力量。行业比较:技术含量与价值含量,不比可比的邻行差。行业前景:前景广阔,税局依法征税,纳税人依法纳税,税法越来越复杂,业务越来越复杂,几个因素一挤,市场就出来了,而且人工智能代替不了,越老越值钱。行业感受:有意思,有意义,有市场,有朋友,有尊严,有成就。

    作者
    • 王冬生 北京智方圆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注册税务师,2001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业务实践,曾先后供职于财政部税政司流转税处8年和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9年。
    热门作者
    • 吾税老师 兼职培训师、总局大比武纳服类第一名
    • 丁坤 注册税务师,省企业所得税人才库、反避税人才库成员...
    • 范晓东 中欧商学院、高顿商学院讲师;财务第一教室高级讲师...
    • 尹成彦 原注册会计视野网创始成员、站长; 中国会计视野创...
    热门文章查看更多>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凯发游戏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