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建议事务所外审转企业内审、内控-凯发游戏
内审、内审、内审,和沾边的除外,哪怕只是个融资担保公司。。。
以下:一家之言,loser之言,纯属胡侃,其实并不构成任何建议
这话您可能不爱听,内审或者是一个比较没有发展的岗位,缘何
一是市场需求岗位少
公司如若经营不善,寻找合适的坑位难度很大,随着年纪增学习能力的下降,愈发依赖公司的稳定,流通性不佳
二是主要工作环境基本为公司内部,人脉圈子几乎没有(树敌倒是机会多多)
在事务所可以谈笑有券商,往来有法师。。。可能部分基层与基层相看两厌,而会来事的审计往往可以和甲方打成一片
三是不掌握任何生产资源,较难了解 精通公司业务
在企业里没有自己核心的生产资料,作为找茬部门,业务不愿意和内审沟通过多,因此内审很难了解公司业务,只能基于对方应付内审的时候,去了解情况
在事务所,你不鸟我,我无法表示(意见)
或者换种画风:刚才外面人多,哥给你跪下了
财务可以通过追究付款原因,协调资金调拨,或基于税务等角度提出合规要求,去深入了解业务,内审则缺乏这般切入口
很多时候外审最有效的方法是,内审你问一个试试
四是内审的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需要了解所有业务,再结合各种税务要求、财务要求、内控合规要求、反要求提出改进建议,精力被极大的分散,需要学习的东西多而杂,而达芬奇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内审内控很难在某一方面拥有
事务所一年一升再正常不过,企业那可就是年份酒,一个萝卜一个坑,升职要么靠公司发力(业绩暴涨,大肆),要么。。。
五是工作成果难以被认可
我们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外审停留在发现问题,形式上水一波建议即可,内审得解决问题,得落地,得真刀真枪,得敢叫日月换新天
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
很多问题根本就是无解的,这里的无解是相对的,a君(企业)穷其一生无法拥有自己的黄包车,b君(企业)生下来就有专属唤其少爷
六是需要融入公司时间长,高,很难做到不可替代(一定范围内的)
相较财务抑或业务内部转岗审计,空降兵不要太吃亏
最可怕的是什么:一个企业一个审法
a企业主要以为主,b企业以核定经营数据为主,而c企业则是以财务审计为主······并没有标准化的需求
在事务所,不用吹所谓自有审计技术落地,中型所、、的打法没有本质区别,发函、抽凭、比对准则、调账、抵消一样的路数
如果你是,进公司第一天你就清楚公司的资金状况,因为你要打款
如果你是财总,进公司第一天就能获取全公司经营情况,因为你要统筹财务工作
但如果你是内审,你进公司一年可能都未必能获取到公司的核心资料,比如公司报表、各业务盈利情况,每个人对你提供资料的时候都不知道你会用他们的资料来做什么,索性能不给就不给,
所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内审能不能待上一年都是个问题,有幸能够存活下来的内审,进入下一个公司又要开始新一轮循环,而且一旦不成功那就是一段失败的工作经验
没有内审不能看的资料,没有内审不能调查的人,这是我曾面试的某大型企业的内审,非常nice
然而,大部分企业内审部拥有的权限都非常感人,所谓在国企,对、党委负责;在民企,对老板负责
这些人深谙帝王之术,给审计玩掣肘,毕竟同床可异梦,同朝不同寐,哪来那么多不拘一格的信任
一言以蔽之,难做还不好跳槽
当然,想转还不一定有坑,毕竟一毕业就去事务所的人,思维总是太“乙方”,不懂企业真实的,运营组织情况
健康第一,活着最重要,苦中作乐和穷开心其实是一种很伟大的心态
总有不把人当人的工作,能去国企(抑或外企)内审养老(相较事务所强度而言)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注意不要接受国企劳务形式的用工。。。
类似的喟叹还有:财务的尽头是出纳
这山望着那山高
登山者,处已高矣。左右望,尚巍巍焉山在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