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句话很高贵-凯发游戏
每个学科都有一个“鼻祖”。在会计领域,一般称卢卡.帕乔利视为现代会计之父。他在《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摘要》一书的第十章讲了复式记账法。对了,卢卡.帕乔还是达芬奇的好朋友,很好的那种。
理论是对实践的观察和总结。复式记账法产生于15世纪的威尼斯的商业实践活动。在此之前,大家都是计流水账。一开始,复式记账法叫per-a记账法。在威尼斯当地方言中,per是债务的意思,a是债权的意思。如果一个商人从威尼斯的钱商拿走货币,钱商会在此人的名下记下per:××;如果钱商从商人处取得货币,则在此人名下记下a:××
卢卡.帕乔天才地试图将这种per-a记账法推广到所有行当中。在记账符号的选择上,用意大利语的debito和credito分别取代了per和a,后来英语将其翻译为credit和debit。后来又有日本人将其翻译为“借”、“贷”。后来被引入中国。“借”、“贷”只是记录用的符号而已,并无字面的意思。
复式记账法的核心是“恒等”,每一笔资金、业务都有“来路”和“去处”。后来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其背后,其实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对于利润精确核算的要求。
两个形象的例子:在作家福笛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描述,冒险家鲁滨逊在记录自己的收益和损失时,用的也是复式记账法;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形象则是,左手拿着账册,右手拿着刀剑。
从微观上讲,复式记账法能够清楚地计算资本的回报率,便于企业的管理;从宏观上讲,复式记账法使得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成为可能,有牛人说过,复式记账法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
桑巴特(“资本主义”一词的首创者)说:复式记账的诞生,可以和牛顿的发现齐名。
熊彼特说:资本主义实践将货币单位转化成为合理的成本、利润的计算工具,复式记账是它高耸的纪念塔。
韦伯则说:当代资本主义存在的先决条件,就是把合理资本会计制度,作为一切日常供应需要的工业企业的标准。
15世纪末,复式记账法便走进了欧洲国家的大学课堂。当前中国会计专业学生的第一节专业课,学的就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但其实借贷记账法在中国的统一使用是从从90年代初开始的。我们用三十年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路,在会计领域也是如此。
1978年,葛家澍教授发表了一篇《必须替借贷记账法恢复名誉》的文章,指出,会计记账的方法,无关阶级属性。毕竟,正如大家都在说的,会计是且只是一门商业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