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七怪”: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诞生记-凯发游戏
新中,有一类情形是“股权被分类为以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的的情形”,报表为其他投资。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与交易性金产的相同点是,二者均为按公允价值规则处理,不同点是,交易性的调整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调整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由“生”到“死”都没有进入过表。
其他权益工作投资的前身是“”。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诞生于1993年5月()发布的《准则公告第115号-特定性和权益性的会计处理》,该文件被认为是业监管机构和业监管机构之间“斗法”的结果(,《金融工具:法律、金融和会计整合视角》)。
主席richard c. breeden是金融资产处理规则的推手。1990年,他在处理80年代储贷危机的遗留问题时提出,为了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投资的监管,有必要强制要求包括银行在内的公众公司以公允价值(即最新的市场价值)列报公司证券投资情况,并将盈亏计入利润表。
但美联储主席allen greenspan为代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反对该做法,担心此种会计处理规则会导致银行业更加关注短期业绩波动,影响银行履行信用中介的职能。
而后,fasb从中调停,增设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就是《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所称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的处理规则,即推行了公允价值会计规则,又试图打消利润随行情波动的顾虑。看来,甘蔗真的有两头甜的。
有些规则,了解它的由来,会发现,不懂其实也不怪自己。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背景下,大家还是应该保持一些文化自信,比如,类似“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种名字,国人应该想不出来。
金融资产计量模式一般被称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计量,可谓混合中的混合。
另外,当前的金融资产会计准则,尽管引入了所谓的“业务模式”和“特征”作为金融资产分类的标准,但是否真的能摆脱的意图呢?还是另一件皇帝的新衣呢?
附:新金融工具准则下金融资产分类